近日,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正式发布《工程监理企业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为监理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提供了权威指导。本文将从服务内涵、核心内容、创新亮点三方面,带您快速读懂这一行业新规。
什么是全过程工程咨询?
《标准》明确,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监理企业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核心,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为委托方提供投资决策、工程建设、项目运营等阶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碎片化服务模式,通过统筹管理、专业协同,助力项目降本增效、规避风险。
1. 投资决策阶段:可行性研究、用地选址论证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社会风险评估等;
2. 工程建设阶段:勘察设计管理、招标采购、工程监理、施工项目管理等;
3. 专项咨询:项目融资、绿色建筑、信息技术、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等增值服务。
组织模式灵活:企业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直线式、矩阵式等管理模式,鼓励创新性组织设计。
人员资质严要求:
项目总负责人需具备注册执业资格及高级职称;
专项咨询负责人需精通特定领域(如ESG、BIM技术等);
团队需覆盖工程、经济、法律等多专业人才。
《标准》强调应用BIM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动服务升级:
投资决策阶段:通过仿真模型优化选址方案;
设计阶段: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、算量计价;
施工阶段:搭建协同平台实现进度、质量、成本的动态管控;
运营阶段:构建智能管理系统,提升运维效率。
ESG咨询:首次纳入标准,要求从碳排放、社会责任、公司治理三方面助力项目可持续发展;
绿色建筑咨询:涵盖节能设计、能耗监测、绿色认证全流程;
工程保险咨询:提供风险评估、险种设计、索赔支持等专业化服务。
策划先行:编制总体策划大纲、专项方案及实施细则;
动态纠偏:定期检查执行情况,及时调整服务策略;
成果归档:咨询资料需完整移交,确保服务可追溯。
1. 从“单一监理”到“全周期服务”:推动监理企业向综合性咨询机构转型,提升行业竞争力;
2. 强调协同与整合:通过跨阶段、跨专业的一体化服务,减少管理盲区;
3. 响应国家战略:紧扣“双碳”目标,将绿色建筑、ESG等纳入标准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
1. 强化人才培养:组建复合型团队,重点培养数智化、ESG等新兴领域人才;
2. 优化管理体系:建立标准化流程,完善知识库与风险防控机制;
3. 拥抱技术变革:引入BIM平台、智能管理系统,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;
4. 拓展服务边界:结合项目需求,延伸至运维管理、资产运营等后市场服务。
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标准》的发布,标志着监理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未来,监理企业需以《标准》为纲,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以更专业的服务、更创新的模式,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。